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

十万个为什么(11)


井為什麼有時會乾涸?
鑿井可以得水,這是很平常的現象。
通常,井挖得不很深便會有水流出來,這是最上層的地下水。在靠近地面的一帶,大多是疏散的土石堆積物,有很多的大孔隙,能夠讓地面水滲透下去。當水向下滲透到一定深度時,終於會碰到不透水的岩層而把它阻擋,這時水就在不透水層上聚集起來(被稱為潛水〉。

潛水也有一個水面,不過這個水面和地上的水面很不相同,它不是水平如鏡,而是起伏不平,大體上和地形的凸凹一致。當我們挖井穿過潛水面時,就會有水流出。河谷溝壑截過潛水面時也有泉水湧出。

潛水面並不是固定不變的,由於潛水主要靠當地的降水補充,同時還要通過孔隙向地面蒸發。因此,潛水要受氣候變化的影響。在濕季,地下水豊富,潛水面升高;在早季,地下水減少,潛水面就要降低,一年中經常會有這樣的變化。

因此,如果把井挖深到潛水面的最深度,就會終年有水;而如果只挖穿過潛水面的最上部,那麼就只能在地下水豊富的季節才有水,而有的時候(特別在旱季)就會乾涸了。

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,盡管井的深度已超過了最低潛水面的深度,有時仍會發生乾涸的現象。這往往是因為有了特殊的變化,譬如連年大旱,地下水長期得不到補充,使潛水面降得很低而造成的。

另外,如果興修水渠和運河,有時截過了潛水面,並且位置比它低下,這時潛水就會大量宣泄,潛水面因而降低,也會使有些井水枯竭的。至於在地震的時候,更會因地層斷裂,潛水浴著裂縫漏掉,造成井泉迅速乾涸的現象。


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?

夜晚人們可以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地飛行,這是由於螢火蟲體內一種稱作蟲螢光素的化學物質與氧氣相互作用,從而產生的光亮。這種被稱作蟲螢光素的化學物質像開關一樣啟動這種反應,當螢火蟲產生蟲螢光素的時候,這種反應就開始了,螢火蟲便會發出一閃一閃的光亮。
能夠發光的生物還有海洋中的藻類和螢科的其他昆蟲,它們都是利用蟲螢光素與氧氣產生反應,從而發出光亮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